【必备】语文初中作文汇编八篇

才智馆 人气:2.74W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初中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语文初中作文汇编八篇

语文初中作文 篇1

自从期中考试过后,各科老师讲课速度也快了起来。我们的体育课、形美课、信技课也渐渐变少了,但是只有一位老师老师不这样,讲课速度不变复习课程也不变,这让我慢慢的适应了下来,是他我的语文老师。

他的个子不高也不矮,标准型男的身材,不算很大的眼睛但炯炯有神,嘴巴不算大却有着自然的淡光,头发上还有一丝丝银发,除此之外这位老师还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爱笑。

我的语文老师,他每次上课时表情很严肃面部无一丝点表情,但不过有时语文老师发现课堂有些枯燥时就会去捉弄我们搬到“萝莉妹”许菁菁,一边捉弄一边讲课,每次捉弄许菁菁都会被许菁菁不甘示弱的还击,使得全班爆笑,过后老师继续讲课,老师一边讲一边还在笑,他笑的样子特别开心特别的自然。

这几天语文老师病了,上课很少对我们笑了,也很少在捉弄许菁菁。也许是生病的的缘故语文老师才不想笑了。语文老师人很好,记得前几天晚修语文老师担心同学们的复习讲不完想在第三节晚修来讲课,我通知了大家。我原本因为大家会赞同的可是没想到到家却是满心的抱怨,我忍不住的还了一句语文老师也是为我们好啊,第三节晚修又不是语文老师的,但语文老师他还是想为我们讲练习,这样有错么?真搞不懂了,语文老师宁愿自己不休息还要为我们讲练习,我们连句谢谢都没有,好意思么?还在那抱怨。语文老师对我们的好我们却不知道。

我喜欢语文老师笑的样子,而不是苦着脸。

希望老师天天开心,身体健康!

小俊。

语文初中作文 篇2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改变学生恐惧写作的心理,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然后阐述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包括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创新意识;将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让作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困境

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写作语文作文的时候普遍存在“写作难”问题。但是具体难在哪里,学生也说不出所以然,只是觉得自己辛苦写出的作文总得不到高分,便一直对写作心存畏惧,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学生对写作的排斥使得作文教学陷入困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找到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大多数的学生都将语文当作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学习,认为只要与大众的水平相差不远,那么这门学科便算“过了”。也正因这样一种心态,使得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是很高,而且很容易被学生所忽视,导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具体问题如下。首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突出。现今的学生缺乏大量的生活实践,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大多来自书本,造成在写作过程中,模式化、套路化情况严重,而学生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对作文兴致缺失。其次,语文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对所熟悉的事物产生亲切感。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太过书面化、华丽化,使得整篇作文“高高在上”,不可触摸,这样一来,便出现作文与学生生活脱节的情况,脱离“生活”本源的作文必然是缺乏真情实感的。最后,学生的写作状态不够积极。教师确立主题,按时按量完成作文这一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缩小了他们思维发展和自由想象的空间,造成学生“为写作文而作文”的思想,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1]。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创新意识

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文学名著,积累一定的文化底蕴。陆游有言“熟读诗歌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知识的积淀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只有做到“胸中有丘壑”,运起笔来才能游刃有余。其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营造和谐写作氛围,促使学生写出个性作文。例如,学生在写以“流水”为话题的作文时,很多学生都写了对“水”的喜爱或者是在流水旁快乐的游戏。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流水可以比喻什么呢?以“流水”喻人生,人生如流水一样在不断向前奔腾,人生不可能重来,我们应该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勤奋学习,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亮丽的色彩。将此话题巧妙地转到人生感悟层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二)将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同时反映着生活,从而突破目前的教学困境。以《消息两则》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由课题进行延伸,让学生也以“消息两则”为题来作文,自由选择话题。在选题时,不少学生会因为把“新闻”的位置摆得过高而不知从何处下笔。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如选取自己班级、家庭、小组等发生的有闪光点、有意义的事。让学生先在课堂上自由发言,然后筛选出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事动笔。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被巧妙地激发出来,实现了由“教师让写作文”到“学生想写作文”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让作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语文教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讲授以“第一次”为话题的作文时,把课堂留给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然后各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给了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会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的年龄段、生活经历大致相同,讨论过程中极易使小组成员产生共鸣,增强他们之间的亲近感,使讨论气氛异常活跃,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促使学生不自觉地就将作文内容列出,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2]。

三、结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和问题,究其本质还是学生的心态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的问题。在找到了问题根源之后,教师就得下定决心,加大力度,结合实际,研究出有效解决方案,打破目前的教学困境,切实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钱秀俐,钱竹倩.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4):100.

[2]王宗莹.困境分析,对策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5(4):75.

语文初中作文 篇3

一、设置情境、拨动心弦

情境作文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情境、情景,初中学生成长在青春的花季和雨季,这个微妙年龄段的学生通常情感丰富、易于激动,善于表达和表现自我感受。教师要深刻理解并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并能够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打开情感闸门,让他们的心绪受到正面的影响和触动,从而将他们的那些感受、心情抒发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学生情感的真实表达。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境和细节,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感人事迹,将其灵活引用、深度加工,设计成情境,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身在其中主动感受、轻松发挥、自由创作,达到情境作文教学的目的。例如几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惊动了中国人民的心,各种悲痛、各种哀悼纷至沓来,众多的感人事迹在灾难现场真实地演绎,使广大人民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很多人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的场面后纷纷落泪,仿佛置身于灾难现场,触景生情。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一事件作为学生情境作文教学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广泛搜集反映震后救灾感人事迹的材料、文件以及视频,用幻灯片的形式在作文课上向学生呈现出来,为学生播放一些催人泪下的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情境,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收获一些感动,得到一些感受,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灵触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感动之余写下自己的心灵感受,要求学生自行拟定题目,以“爱心温暖”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字数随意。这样学生就能够凭借感动尽情地表达心声,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创作出佳作。

二、走入情境、身临其境

情境作文教学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学生拟定良好的情境,能够使学生身在情境中有所感触、有所感受。除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还可以试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走入情境,从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获得最直接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主动表达自我心声,达到情境作文教学的效果。为了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一个真实的情境,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色、社会景观,作为情境场地,发挥作文教学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使学生接受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市区学校的教师可以试着带领学生参观一些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博物馆。东北地区的学生可以参观抗战历史遗迹,如:长春的伪满皇宫——东北沦陷馆、沈阳地区的锦绣中华皇宫等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这些历史遗迹,充当导游,为学生讲述一些知名的历史事件,学生通过观赏景观、观摩历史陈列、聆听教师的讲解以及风景古迹中的一些真实场面自然会进入一种情境、一种状态,心灵会受到触动,感动的情绪油然而生,就会借着这份触动、这份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的心灵与情感接受洗礼、教化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抒发情感,将这些感受、情感与经历落实到纸上就是一篇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体现出学生作文的用功之处。

三、深入生活、捕捉情境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升华式反映。生活中布满了情境,看似简单、平淡的生活其实蕴含着细节情境,这些情境都可能蕴含着感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境,记录并描写这些生活情境,或者针对某些生活情境发表感想,培养学生的作文创作热情。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生活日记,学生可以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例如:早上上学前,母亲的一声叮嘱、一句祝福;放学回家后母亲厨房内外的忙碌;考试成绩公布后,父母的循循善诱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供学生捕捉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机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类似生活琐事的作文题目,例如:校门口父亲的叮咛、饭桌上母亲的唠叨、班级里同桌与“我”的争吵等等,教师要求学生细致地描写出各种生活情境,借助情境展开人物的形象刻画、心理描写、情感塑造,借助情境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发表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评论等等。这一过程就是情境作文创作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

语文初中作文 篇4

品过茶的人一定忘不了那份淡淡的清香,书海泛舟,也令人目不暇接。然而,人各有志,有的人喜欢数理变幻莫测的符号,有的人喜欢语文那尽出不穷的文字…… 而我,喜欢的是语文。

我之所以钟情语文,是因为它那博大精深的文字、生动曲折的情节、深刻振奋的文学哲理。这深深吸引着我,使我陶醉、使我迷恋以致不能自拔。这份情感令我感叹不已,一个小小的文字符号竟会有如此的吸引力!

在阅读文学知识时,我所要寻求的是它所要展示的风采。 其实,文学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令人感叹的字符,而是它那实在的根源。文学创作的时候,都是包含了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个人理想。这就让我认识、明白了问题的本源,历史的轨迹是那么的遥远不可知,但是从记载的文字上,那最遥远的也变得是最接近的。例如,文言文与历史的关系,苏洵的《六国论》论述了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破灭的历史背景、原由。这就给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一个怎样的社会。通阅古文我了解了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的足迹;屈原怀石,行吟泽畔,投身汩罗的不甘心;更有“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的千古佳话…… 文学,给我搭起了认识了解历史本源的桥梁。

在当今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但又有哪一种方式比用语言来表达得直接而迅速呢?语言作为思想载体的形式,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中,语言是如此的重要。然而用语言面对沟通时,语言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处理好语言上的不必要的冲突。语文,一科集百家文学于一身的学科,它那通顺、流畅、精美、亲切的语句,教人怎样的去表达语言的同时,给人予思想上的启示。我们在表达与交流时,语气不同,效果也有很大差别。有时,同一句话将个别字的语序对调,其表达的效果也往往相差了个十万八千里。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日益得到提高。

语文,它使我的文化知识得以丰富,让我懂得了许多的人生道理,使我人格升华……

语文,它使我品味到如茶的那份淡淡的清香。

语文初中作文 篇5

我小学时的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个教语文的行家。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不同凡响,尤其是他的那张嘴,讲起来天南地北,如唠家常,如数家珍,说话更是妙语连珠、一语中的。一个小幽默,一个小故事,一个比喻都会给我们许多教益。大家都背地里叫他“神嘴陈”,更绝的是,他还是一位“数学家”呢!不过,他教的数学可是一个字:“奇!”。

他教育我们学习要勤奋,勤奋的同学是“1=10”,意思是说:勤奋的人过一天,相当于懒惰的人过十天。学习要做到“1+1=3”,没有创新的同学便是“1+1=2”或者说“1+1=1”;有创新即使有一点小错误也比完全地接受好,这就是“99》100”。他还有“100?1=0”,这个数学公式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满足,有时差一点就是失败,多一点点努力就是成功。

语文老师的数学公式含义深刻,给我们许多教益,令我们终生难忘,我们的语文老师真不愧是一个教语文的“数学家”。

你看,同学们正在叽哩呱啦地读书,只见他提笔在黑板上写下三个数学公式:“1=3,3《1;1×10>10×1,”我们看了都觉得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老师解释道:“心到,口到,手到地读一遍等于读了三遍;马马虎虎地读三遍,不如认认真真地读一遍;一个知识读十遍比十个知识读一遍有效。”我们听了恍然大悟。

有同学喜欢一边做作业一边说话,他在黑板上写上的是“1÷2=0”,并解释:“这叫做一心不可二用,否则等于没做。”

我们算彻底领会到了“神嘴陈”的厉害了,“神嘴陈”的数学公式不但寓意深刻,而且在学习上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让我们终生受益。

语文初中作文 篇6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老大难”的环节,相关教育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对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尝试。但从整体上来看,现今的作文教学效果依然不够理想。教师们倾向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的传授,目标在于指导学生在作文方面拿到“高分数”,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基于学生经验来开展作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学生经验;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尽管作文教学一直被强调、被重视,目前的作文教学仍旧处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其实有很多,而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经验,忽略了学生成长以来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创作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经验,反过来,经验也会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经验的缺失不仅阻碍学生个体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体到作文教学,就会成为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一个缺口。因此,教师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有效策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具体采用何种策略来进行基于学生经验的作文教学呢?首先,要使学生“有话可写”,要创设情境,充实学生经验;其次,注重阅读教学,丰富学生写作素材;最后,改变评价方式,将写作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以自己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对学生的写作有着一些规定,例如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文体、要写多少字数,并不考虑学生是否喜欢这个主题,是否了解这个写作领域,这种教学态度容易导致学生消极对待作文。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保持积极性时,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让他们将写作文当成一种乐趣。例如,将学生置于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的情境中,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联系实际生活,根据新闻实情,写出现状,表明感受;还可以采用讨论、看图画、读书等教学方法,将所观察的、所阅读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不断地实践中形成符合学生学情的作文教学。另外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也不要过分限制写作条件,可以适当地根据学情让学生决定写什么和怎么写,肯定此次作文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写作方案,重视学生个体性的发挥,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当学生了解到自己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熟练的体裁自由写作时,必然愿意写出真实的情感体验,产生写作兴趣。

二、重视阅读教学,加强教师指导

文章的写成可以说是文字到文字的过程,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对文字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好的文字从何而来?阅读积累是最好的方法。正如古语所说“读书千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从优秀的文章当中学习到一些优美的语言外,还可以学习到相关的写作技巧,例如如何构思,使文章内容明确、如何布局,使文章结构严谨、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阅读所积累的东西结合自身体验加以提炼,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不断地阅读优秀作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们应当重视阅读教学。但阅读什么,怎样阅读才是正确的方式,还需要教师们对学生加以指导。初中的课业也比较繁重,课余时间用来大批量的阅读比较有限。那么,课内的阅读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手头上所有的课本和读本。要知道能够入选课本和读本的文章都是专家学者们精挑细选的,它们在文章选材、写作技巧上都有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们可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和鉴赏这些文章,感受其中的精彩和丰富,让他们在阅读这些经典之作过程中不仅获得审美上的愉悦,也能够由此获得一定的感受,丰富阅读经验。

三、改变传统评价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是教师单方面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再附以一个分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基本上没有任何异议,过于相信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的权威性。这样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观点,和学生没有任何情感上的交流。评价方式其实可以多样化,让家长、学生至少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采用合作评价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当有学生阅读自己的文章时,其它小组要进行记录并进行讨论得出小组评价。被评价的文章作者可以得到同学们的建议,能够明白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而各个小组在评价时,也可以比照自己的文章,知道是否合乎标准,如何写作才能够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这样的小组评价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促进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种获取渠道。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学习的主动权得以回归。由此,学生更愿意积极地挖掘所有的生活经验,将其写入作文,更愿意写真实的人事,写真实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的表述放在“表达与交流”中,其中有条目明确要求,作文的教学应当是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来丰富生活、情感经验,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新课程改革呼吁“以生为本”,具体到作文教学中,更加强调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自身实际的真实而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重视学生经验必然成为作文教学一大趋势。

语文初中作文 篇7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的教学内容,其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有极大的分值,使其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作文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还能够进行情感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突出,也使之成为众多初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成为困扰教师的主要难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众多初中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

(一)对学生的束缚太强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仍然存在,这一点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作文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占有极重的分值比例,从一定程度来说,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是由作文成绩所决定的。因此,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升学率和个人的业绩,只能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方面。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开展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大多是为了集中提高学生在考试当中的作文得分。因此,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束缚太强。

首先,从写作的文体来看,虽然考试中的作文题目都会标注不限文体,代表了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文体进行写作。但从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议论文的文体进行写作。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即使是以议论文为文体进行的写作,却仍然能够在文章中看到其他文体的影子。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限制了学生的写作问题。议论文较为好写,文章的结构清晰,容易被学生掌握。同时,议论文不仅有一定的固定模式,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在日常要求学生积累大量的论点,这也是教师限制学生选择议论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从写作内容来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限制,这就使得学生面对同样的问题却通常能够写出内容大致相同的文章。例如,以《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为背景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就会要求学生抨击传统的科举制度,同时对范进这个旧时代的代表产生同情。

而部分学生却有自己的想法,其认为范进虽然是一个悲剧的人物,()但在范进的身上有难以掩饰的亮点。因此,学生在写作中赞扬范进难得的毅力。但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师对一类的主题却进行打压。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扬只能顺着教师的意愿进行写作。这就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束缚和限制较强,学生无法在写作中解放自己的思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学生真实的感受较为欠缺

另一方面,在实践阅卷的过程中能够清楚的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情感都相当浅显没有真情实感。换句话说,学生的作文较“假”。

究其原因而言,同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大量的素材对作文进行填充。甚至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在一篇作文中使用几种修辞手法和几条素材。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为了达到教师的要求只能对素材进行生搬硬套。因此,学生的作文虽然较为华丽,但却缺少学生的真情实感,这也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突破,也无法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推行新概念作文解放学生的思维

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要在作文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推行新概念作文正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首先,教师应该放开对文体的限制,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情感来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而不是一味地写议论文。

其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多使用半命题作文这一类较为开放的题目进行教学。例如, “假如我是……”“如果没有……”这一类的题目。这些开放性的题目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联想,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空间。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进行写作,要引导学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论点和主题,利用新的思维写出能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文章。

最后,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教学评价,要对学生不同的构思进行肯定和鼓励,而不是如上文述说中的责罚和打压。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推行新概念作文,不但能够让学生的作文更具有灵性,更重要的是能够解放学生的思维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让学生的写作返璞归真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写作返璞归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众多教师早已提出的发展方向。

这里的返璞归真是指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和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写作,而不是过度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充实的素材。即使一篇充满修辞手法和素材的文章,缺少了真挚的情感都显得文章的空洞。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文章增分,教师就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文章赋予情感的重大意义,而华丽的修辞和充实的素材只是辅助。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情感体验,将平时的积累工作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平淡的文字进行写作,一定要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够让文字生动有灵魂。

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应该逐步引导学生使用更华丽的修辞来修饰自己的文章,但一定不能本末倒置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的来说,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学生的思维受到的束缚太强,以及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针对这两点,教师首先要在作文教学推行新概念作文理念,以此放飞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写作返璞归真,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真实体验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以此给自己的文章赋予灵魂。

语文初中作文 篇8

语文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其实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书面表达能力就是作文。但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师付出了很多,结果教学效果不是很高,令我们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很是头痛,这里面有我们的教材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有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还有其他很多原因。那么,究竟如何让作文教学中师生都很轻松愉快呢?以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以期能与诸位同人共享。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具体的现状就有如下几点。一是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本来就是个很系统、很严谨的教学内容,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比较随意,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设想。虽然整体目标都清楚,但是具体到实施时,“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即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并不是十分了解。二是教学效率低下。本身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在教师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是敷衍了事,随便写写完成任务了事,没有达到最终的写作效果;写作前部分教师不重视写前指导,写后讲评,改时不是就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集中笔墨,讲评也不是围绕某个明确的训练目标讲评,批改中的评语都是套话,甚至有些作文出现不改,拖改现象,有些批改的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错字别字、标题标点、开头结尾、语言表述等等,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讲评,什么问题都涉及到,什么都没解决,学生写了不少,写作的水平提高却不快。三是作文与生活脱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自然文不成篇。

二、初中语文作文兴趣的培养

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兴趣和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什么都快,写作也是如此,只要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后面的作文教学就不成问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学生封闭在课堂里,局限在课本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埋没了学生的天性,以致使学生作文空洞、呆板、虚假。作文教学时可通过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传统的说教教学让学生昏昏欲睡,在教学中加入有趣有益的游戏、把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动手去玩、去做,动脑去想去探索,才能在开心的活动中培养起浓厚的作文兴趣。如把课堂开设为运动场,让学生扳扳手儿,捉捉迷藏,钉纽扣比赛,打补丁比赛,削苹果比赛,无不其乐融融,气氛热烈。还可以把作文课开设为故事会,辩论会,主题班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