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才智馆 人气:1.56W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改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新课改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新课改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1

一、基本情况:一年级共有25个班级,五个强化班,20个普通班,其中,本学期开设历史课的有15个班组,四位历史老师任教,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按课标要求,须36个学时,2学分。

高一年级首次进入新课改,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理念上有待进一步更新,在教与学的方法上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上届经验,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这是摆在我们高一师生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本学科教学要求:

历史必修(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等是该模块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包含九个专题,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三、具体措施:

1、从开学初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教研组计划安排,在第三周请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的张军老师对全备课组成员做一次讲座,以提高认识,借鉴外部经验和做法。此后不间断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继续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由于新教材的使用,大多数老师对教材内容和教法不太清楚,所以我们除按照学校的要求,每星期三晚办公时集中,由一位老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外,每周再增加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力争每一节课都形成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积极提倡二次备课,老教师可以在教学案上直接备课,新青教师必须再二次备课新教案。争取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最佳效果。

3、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反映能力的提高,既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又能体现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组成编写,不求全但求精:课标要求、资料卡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学习延伸、同步检测、相关链接等,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

4、要坚持教学的“五认真”,扣紧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做好辅导工作。

5、作业安排是每一小节一份同步检测,一个专题一次课堂作业,请主讲老师编写。同步检测当堂反馈,课堂作业认真批改,认真讲评。

6、要科学地利用教具和自制教具,如地图、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理解的直观性。我们准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抗日战争的部分影片,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同组人坚持每周每人互听不少于一节,第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新课改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2

教学质量抽测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中明确教学的着力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根据抽测情况,对全县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两者必须并重齐抓。我们在追求语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和科学性,要努力克服语文教学的泛化倾向,正确理解并把握语文的性质和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基础知识的缺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贫弱。如学生在答题中屡屡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写作中语言表达贫乏等,都说明了我们忽视了积累,轻视了“双基”训练。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写字规范减少错别字抓起,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抓起,让学生学会正确工整写字,学会遣词造句,学会语言得体,学会文从字顺。

二、抓“标”务“本”,紧扣教材这个“抓手”。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准确理解,充分运用好教材。平时都说“课文就是个例子”,但是没有这个例子,何来的'抓手?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遇到的阅读材料中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获得阅读同类文章的钥匙。如,关于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问题,如果我们教师善于使用教材,就一定能够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教师只要抓住第十一册《穷人》《老人与海鸥》两篇课文,就可熟练掌握省略号的用法;而关于破折号的用法,在《山雨》《草虫的村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多篇课文中都有出现。

三、转变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开放性、个性化和创新型试题将会成为试题的重要形式,那种“我说你听、授受相与”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多元化时代的要求了,没有标准答案的评分意见,见仁见智的个性化阅读已是势在必行,视野宽广、心智活跃的个性化作文更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机械性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合新教育,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学习,读书非常重要。没有广泛的阅读,培养不了良好的阅读能力。用新教育的理念创新学生阅读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是重视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是主动阅读的首要条件。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以教材为依托,向名著经典辐射;以课堂为依托,向课外阅读延伸。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这些书中的精彩片断,当学生对这些片断产生兴趣后,再鼓励学生自己去读其它的部分,就这样,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引领中自觉走进了这些书。二是要加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拓宽知识面,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的课外阅读篇目以及新教育的阅读书目,坚持“名著欣赏”的指导和交流,培养阅读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三是要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要保证每天晨诵课和每周一节的经典诵读课。让学生在晨诵中开启黎明,在午读中丰盈生命,在暮醒中反思提升。学校要把握阅读书目、篇章的落实以及检查工作,根据低中高年级段的特点,定期举行经典诵读考查。力争每人每天阅读500-1000字左右的文章,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师生共写随笔。

五、精心指导,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习作教学是重点、难点,教学时要精心指导学生习作。一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二要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三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要学会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四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除了写作兴趣与自信、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之外,还要注重学生写作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五要鼓励互评互改和自我展示。要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语文教学就是要简简单单:字写端正,书读熟练,话写明白。通过我们今天的分析,要从中明确今后的语文教学努力方向,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摸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使学生爱上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全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新课改高一历史学科教学计划3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

2xxxx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原来的“双基双能”,提升为“四基四能”,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时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其核心理念,明确教学方向。虽然前期我们已经在远程研修中对新课程标准有所了解,但还需要通过深入透彻的学习和实践,来转变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否则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虽然课堂弄的热热闹闹,但活中缺实,让学生学不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各学校要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全体数学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吃透、领悟新版课程标准精神,为下一步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精心通读教材,灵活驾驭数学课程。

数学学科内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特别是新教材对知识点的编排是呈螺旋上升状的,不但每册教材的单元与单元之间有联系,而且年级与年级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数学教师只有精心通读每册教材,才能准备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拓展空间。各学校要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年级教材通研,以中心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所有教材通研,使数学教师能够灵活驾驭课程,提高教学效率。

三、关注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教师一定不要只给学生结论性的东西,要让他们去体验、经历一些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并理解数学,从而培养数学素养。

1.加强概念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概念教学要让学生参与探究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对比,使学生明确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加强图形与几何教学,增强学生空间观念。

图形与几何教学要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主动探索,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3.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能力。近几年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听算抽测等方式引导教师重视计算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容乐观,在两次测试中都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观察发现运算中各数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导致不能灵活计算,失误多。计算教学要让学生参与探究算理、理解算法的形成,算理是计算的依据,要让学生深入研究算理,在具体的计算中逐渐掌握算法,形成计算的技能、技巧。要坚持长期的口算训练,通过强化口算训练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注意计算训练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对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要加强专项训练与指导。

4.重视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各种数学思考的方法,体验和掌握各种数学的基本思想。要注意在教学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而且要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基本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5.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包括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主动画图、使用学具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我们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四、关注个体差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要高度重视防差转差、促中培优工作。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作业的布置再到教学评价都要关注差异,分层实施。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各学校要认清数学学科两级分化现象严重这一现状,加强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差转差、促中培优的计划和措施并予以实施,切实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