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

才智馆 人气:4.47K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无声告白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

最后一章是哭着看完的。

抛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按图索骥的人生不会那么顺利”,我想谈谈这个家庭。

我同情玛丽琳,但也只有同情。我觉得她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去追求詹姆斯的,而是一见钟情吧,而且在后来她也是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时在自己丈夫出轨后表现出来的沉稳从容与智慧令我刮目,她痴情——“哪怕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我也会嫁给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为此自责”,她选择了原谅。我觉得她是那个最累的人了。

相反,詹姆斯——一个虚荣,没有安全感的黄种人,他所想要的呢?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拼命想融入集体的种种行为令我鄙视(但从他小时候留下的阴影来看我又十分同情他)。而且一有困难就寻找别的女人当作发泄的出口也着实是一种懦夫的行为。

莉迪亚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她自杀的源头是母亲出走,她害怕随时都可能缺失的母爱,所以母亲说什么她都会顺从(如果不是这种恐惧感,莉迪亚完全可以大声反抗“我讨厌物理生物化学我讨厌当医生”,妈妈也不会误以为她对这方面一直是感兴趣的)。

内斯就比较幸运了,谁说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呢,在不被父母关注的情况下生活着,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一直坚持着,如果说唯一的一丝丝缺憾,可能就是缺少父母的一点点关心和对妹妹深深的无能为力吧。

汉娜是那么招人怜爱,这个家庭却不肯给她留出一丁点的关心留意与疼爱,不过看结局,希望她能被温柔以待吧。

希望每个家庭的幸福都不要那么脆弱,希望家人之间都能够坦诚相待,多交流,多倾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2

一切都像极了…压抑的喘不过气的气氛,每个人如笔记般的晦涩难懂的心事,各式各样在某个不经意瞬间的误解,弄巧成拙的“为你好”,竭力冲破却无从下手的尴尬,千疮百孔脆弱不堪的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大概每个人都能从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如何跳出这种怪圈…这是一个关于爱的答案,真正做到把爱的人放在心上,放在眼里,和而不同,莉迪亚的家庭充斥着以爱为壳的自私,每个人都期望其他人给予或者培养自己所稀缺的:爸爸妈妈希望莉迪亚实现自己未实现的医学梦想和合群性格、莉迪亚希望妈妈一直的陪伴而委屈顺从、长期背负关注与期望像抓住救命稻草样抓住内斯、内斯和汉娜因长期缺乏关注而心思敏感对莉迪亚也没有正常兄弟姐妹的深情…试想如果有人走出第一步,大胆表达:詹姆斯可以说:“我一直自卑自己作为华裔不合群”玛丽琳:“当医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希望你们可以支持我实现”莉迪亚:“我只想做我自己”内斯汉娜:“我们也很棒,为什么不关注下我们?”一切是否都会不同?没有什么是不可直视的,没有什么是一起同心连理解决不了的!

很喜欢作者细腻的文笔,精细刻画了每一位人数的微动作微表情微妙心理变化,步步推进,潜移默化,淋漓尽致地传达了那种透过皮肤毛孔渗入骨血的压抑和心疼,一点道理都讲不起来。后来发现,是个女作者,一切都合理啦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3

终于看完这本书,这期间情绪上有些许波动,看到中间部分有些许气愤,集爸妈宠爱于一身的莉迪亚,和与爸爸很相像的罗斯,和被忽视的汉娜有着不一样的归宿。

在美国这个所谓平等的国度,种族歧视存在着,平等只是针对于白种人。

心疼莉迪亚的同时,也有点怒其不争的感觉,一直掩藏真实的自己。爸妈的期望与焦点聚集在她身上,这种过度关注其实给她带来极大的负担,为了自己许下的诺言,一直按照妈妈的期望活着,明明是不感兴趣的医学类书籍,却也嘴上迎合着,为了母亲开心,而终有一天这种状态终将崩溃。我作为一个个体,首先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而不是活成按照别人期望中的自己。

莉迪亚的死对于她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种警醒,为爸妈敲响了警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另外一点比较受感触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太多相像的地方,无论是从外貌来说,还是性格什么的,都受父母的影响,这种相似度令人震惊,但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令人深思。

想起之前在少年说里,听到的主持人讲的一句话,很有感触,妈妈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你的母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他首先是个个体,其次才是你们的孩子,每个人都有活成自己的权利,不畏他人眼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好。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4

让我们先看一下封面上的信息,除了基本的书名作者之外,更是给出了似乎能统领全书的总结性句子,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嗯...终此一生首先给人以沉重的压力,而后面的哲理却看上去很平常普通,极好,这很符合一般流行的范式模板,即抛出一个让你觉得诧异的论断最好是与你第一直觉是互相矛盾的,随后一顿理论下来,你将信将疑似乎有点晕,在之后的生活中会不自然地将遇到的事和为了说服你举过的例子用教给你的逻辑方式去思考,你逐渐发现似乎可以解释一些问题,当你觉得仿佛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而向周围人宣传这种新奇的观点或理论,最后形成了一种流行,也就有了最后什么最佳啦,黑马啦,销量冠军啦等等头衔。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范式就是错的,毕竟通过这些技巧确实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性更大。那,这本书内容到底如何呢?

用了2天的闲暇,通读完了这本小说,确实谈不上精读,一半原因是这本书全程也没有勾起我精读的兴趣。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在叙事,一直在平淡地以丰富的细节描写叙事,以莉迪亚为线索,从失踪、发现尸体到葬礼最后各奔东西,中间穿插了很多回忆,全文风格节奏高度一致,也没有什么曲折或是神展开的剧情,所以对我而言可谓是相当的无趣了。其实我在写这之前呢,也是偷偷上网查了一下别人关于这本书的评价以及读后感的,一方面是想看看别人是否有部分观点和我相似,也算是检验自己的通读基本合格,没有漏过错过书的精华。另一方面自然是想瞻仰一下这本书能被吹到多高,毕竟这个时代嘛,水军,都懂。

那么,大部分读后感都认可了这本书贯穿始终的压抑氛围,以及其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小孩受到的期待是一种“压力”,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等巨大影响。我拿一段知乎高赞读后感就说得很明白。

人天生都是要被认同的。被家人父母社会,或者自己。即使一时短暂的叛逆也不过是想要某一瞬间能吸引到别人的关注,说白了还是因为一种广义上的虚荣心。

孩子在最初的时候没有梦想,蒋方舟就说过一句话,“孩子在年幼时候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一种向大人们献媚。”无比正确。一句夸奖,一次和谐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学习的目标。至于想当科学家,画家,也不过是从小听大人说多了,就记住了,鬼知道科学家是什么东西。

这种被认同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清晰,越来与具体。比如,我想成为一个小范围的网红;我要创业,赚钱;我要成名;我要做一个酷的人,让别人都羡慕我,这是认同,是虚荣心的一种结果。

想要成功没有错,想要平凡是对于成功这条路上的附加要求,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为了出名,被人骂着长大。想要平凡,从平凡中有那么点儿不平凡是所有人对于“社会生存”这个命题里最理想的期盼。

愿你们从这本书反思到自己,反思到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成长,那这本翻译不那么灵光的书也算是找到意义了。

其实这个读后感说得已经很客观了,客观到我觉得看这段文字比看书好,因为生活总归是有各种压力和不顺的,你不可能要求每一父母刻意去给孩子塑造毫无压力的环境,当然作者也没有这样的期待,作者的态度就像书的基调一样,压抑而无奈,所以在此不争论该怎么做之类的问题,仅单从适不适合读的角度来说一说我的看法。我觉得还是不太适合的,因为大部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无法理解书中主角的生活背景。在此作一个可能不合适的比喻,好比你是种植在水田里的水稻,干旱给你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你渴望通过和别的谷物相互倾诉寻求理解,于是你上网找到小麦,哎呀这没水啊可怎么活啊。还挺好,大家说一说心里总好受了些,可万一你碰到来自西藏的青稞,人家正抱怨这昼夜温差越来越小了,气候也变暖了呢,你们舒适生长的环境都截然不同那还怎么聊?那只能说网络不好然后把网线拔了,此处动图自己脑补,所以说如果你也承受了很大压力,你可以考虑看看这本书,当然前提是你也具有女主类似的背景,即国外文化中夹缝求生的黄种人经历,否则我不认为这本书能带给你多少体验。另一方面,我看到它的英文书名是Everthing IN ever Told You,比《无声告白》这个不知道谁拍大腿想出来的中文书名好太多,也许这本书本来的目标受众就是在美华人,如果是想以这本书进军中国市场的话,《无声告白》至少是不合适的,我建议译成《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或者《致那些未曾述说的》可能好一些,当然一般不会译得这么直,这也是为啥前面那个读后感说这本书翻译不太灵光的原因吧。

最后,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那就是,全程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一点“无奈”。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5

《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比较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修改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向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个性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

但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之后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之后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之后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

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明白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那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样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向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个性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下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

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以前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向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下的,可此刻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下,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6

看书的目的不尽相同,我比较肤浅,只是看情节和内容。经常联系自身情况,一一对应,看自身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或者有没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本书来源于生活,作为文学创作,有些夸大或者走极端。生活中我们遇到要放弃或者走极端的情况,最后,因为种种,还是安于现状。

还是老话题,对于孩子,我们是爱的,巴不得把能给他们的都给他们。只是,我们对他们还有附加的期望,期望他们成龙成凤,觉得他们比我们强,如果自己有未完成的梦想,期望他们能为我们实现。只是,孩子们真的比我们强吗?我们的愿望会成为他们的愿望吗?书中的女儿,被妈妈的爱与关注压得喘不过气失去自我,有多少人走的路是自己选的?只有真正的喜欢,才会坚持不懈,才会排除万难,就如书中的哥哥,为了喜爱的物理,考上理想中的学校,为了理想中的一切奋斗!

现实有些无奈,有些意外,但爱,真的不容易,在一起,那么就别怀疑,一起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共同的愿望!

愿我们善待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梦想。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7

整本书都是忧郁的蓝色调,似乎每一个文字都在诉说着不安和压抑。

没错,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父母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你以为自己一定不要像父母那样活一辈子,可不幸的是,你活的越来越像你看不惯的他们,甚至连体型都越来越相似……

因为很多时候,父母以爱的名义,不知不觉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我没有见过不爱自己小孩的父母,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怎么去爱。

可是我们也不该把所有的缺点和不幸,都归罪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而应该去正视那些问题的根源,去达成与自己和家人的谅解啊。

是的,我们有那么多不完美,并不全是我们自己的错,没有必要困在懊恼里无法释怀。

回想过去这二十多年,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会想我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可以怎样怎样而我的父母却只会怎样怎样……可是,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也庆幸自己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下长大。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过多地过问我的成绩,甚至也很少告诉我他们希望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这些年一直靠自觉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得越来越开心。

感谢背后所有的支持,感谢跟我一起成大让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另类的小伙伴们。

情人节前夕,希望你学会爱自己,爱父母,但也为自己而活。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8

这本叫《无声告白》的小说,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扉页上的她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故事是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先说说故事梗概: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必须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

原先,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主角,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盼。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致家庭的崩解。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她既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她被亲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就应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盼的样貌,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9

读完这本书感觉,莉迪亚无声的告白真的是很悲惨,一直到很久他的父母才认识到原来一直以来,莉迪亚并不是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快乐,莉迪亚一直在迎合母亲的期望,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后想明白了,却不敢对母亲说不,思想和行为完全被设计好了的,就如同电脑一样,按照指令进行作业。她母亲将自己的人生期望强加给女儿来实现,这让我想到了阿米尔汗主演的那部经典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认为儿子必须当工程师,女儿必须当医生,他儿子其实一直想要当一位作家,但根本不敢去说不,最终跳火车自杀了。电影里,校长不让一个学生毕业,那个学生也选择了自杀,在葬礼上阿米尔汗对校长说这是谋杀!来自精神压力谋杀,莉迪亚应该也是如此!如今的小孩子学习任务真的很大,周末两天全是补课和兴趣班,最多可能休息半天,而且还要做作业,不光学校布置了作业,补课班兴趣班也还布置了作业,真替这些孩子惋惜。其实有的孩子并不一定真的是去上兴趣班,他们不一定对他感兴趣,但是家长期望,同学比较,让他们也不得不去,他们中应该有小莉迪亚吧。

当然莉迪亚所处时代社会还面临女权,种族歧视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才造就莉迪亚的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0

内斯是父亲哈佛的希望,莉迪亚是母亲医生的希望,汉娜是无视透明的孩子,可悲的家庭,父母的“偏爱”导致孩子们处境各不同。几个孩子内心深处渴望关注,又怕关注,莉迪亚不断扮演好女儿的角色。由于母亲玛丽琳出走造成的创伤不断提醒她要当“好女儿”,妈妈要求莉迪亚学习认为对她好的学科,莉迪亚学习但是她是不喜欢的,就连生日礼物莉迪亚都是远超她年龄段的书(有描写是她妈妈想看的书)和暗示,是爸爸妈妈的期望和寄托,忍住失望假装自己明白喜欢,莉迪亚长期扮演的角色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内斯被哈佛录取要离开这个家,如同星火在莉迪亚心里燃烧,和杰克的交往,或许开始只是对哥哥抛弃她的报复,而我读到她开心,杰克是他的倾听者,她会主动告诉他她的秘密们。她做到她想要的自己,母亲曾离家出走,父亲出轨,最亲爱的哥哥要离开了,还有初高中时期的她。

正是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混乱叛逆的时候,这些的种种像雪一样不断落到她身上,最终压垮了莉迪亚脆弱的精神,正是这沉重的爱把莉迪亚拖到了湖底,杰克点醒了莉迪亚,但是这个救生圈来的太晚救不了湖底的她。不知道那一天自己会做妈妈,我希望自己孩子平安幸福,自己也不要以爱的名义,影响ta的一切,很害怕自己以后也会把自己的“人生经验”这样灌输给ta。如果遇到人生困境时,我希望我可以云淡风轻对ta说一句没事,有妈妈爸爸呢,然后和ta一起面对,我希望我能是他的后盾。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1

《无声告白》是我花一天时间读完的一本小说。看完之后,总觉得想写点儿什么。这本小说作者是居住在美国的华裔,不明白是不是华裔的骨子里面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因此个性渴望“成功”或者借由子女的“成功”来赢得别人眼中的赞许,从而肯定自身的价值。所以,这部小说在种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满了作者主观的感受,可能很多资料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小说中的母亲是美国人,但是其言谈和行为却十分中国化,以致我读的时候总会有点儿“出戏”。我甚至我觉得,如果忽略书中的美国背景,把种族差异换成城乡差异,整个情节放到中国,也十分适宜。举个例子,家长们是不是都很喜欢送书给孩子作为礼物

中国人个性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很值得中国家长记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让孩子重复一条你自己的道路呢,还是就应让他自我发现兴趣所在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浮躁的社会环境都给不了孩子自我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时间,家长们的群众焦虑直接导致孩子们脸上呈现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以前坐在少年宫的大厅里观察过来来往往的孩子,年龄越小,脸上的笑容越多;年龄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期望我的两个女儿脸上的笑容能够持久些。虽然在目前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很难成为现实。但是,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就应还是能够做到的。从这天开始,少一点儿灌输,多一点儿沟通,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点儿空间和时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2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为要送给别人做礼物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笔迹。

它讲的是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詹姆斯李是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从小就害怕别人觉着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极度自卑;玛丽琳是她的妻子,纯正美国人,梦想是当医生,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医生大多是男人,极少数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梦想,可以说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然后他俩结婚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不是爱,李娶了一个美国人,这证明他跟周围人没什么区别,因为纯正美国人娶得也是美国女人,这是我认为他被玛丽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玛丽琳之所以选择李,我觉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想就觉得很可怕:玛丽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许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与众不同,可玛丽琳看上的也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多讽刺!

玛丽琳的妈妈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妇女,一辈子围绕着厨房。她不同意这段感情但玛丽琳一定要嫁,于是玛丽琳结婚之后,他们再没联系直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这个家庭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前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很顺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她去母亲家里整理遗物,发现母亲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下来,算是受到了刺激,她决定继续以前的梦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她把母亲的家当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饪书,本意是来提醒自己不要向母亲那样过一辈子。

回到家之后,她收拾了行李不辞而别去追求她的梦想。儿子在这期间迷上了天文学,当他忘记了母亲的离开而兴高采烈的告诉父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李给了他一耳光!忘了说这几个孩子除了二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儿是这个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儿子自此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家。二女儿在这期间发现了妈妈带回来的烹饪书,她误读了玛丽琳的意思,决定只要妈妈回家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在外求学的玛丽琳因为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继续她的医生梦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培养二女儿,更巧的是二女儿早就在心里许下了“她什么都听妈妈的”诺言。于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自结婚起始到现在已不可挽回。

长期为了迎合母亲而学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课程的女儿,同时还要在爸爸面前营造出一种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长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围环境的心态使得他无比在意女儿的人际关系,不堪重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杀。而给了二女儿致命一击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经在母亲回来之后的一天里,将这个妹妹推进了湖里,那一瞬间哥哥明白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没有责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这个家中,眼前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痛苦,只不过她负担的所谓的爱太重,而他则正好相反。后来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离开这个家,莉迪亚失去了一个了解她懂她的人,她无法在这个家里独自负重前行,选择了自杀。

小女儿汉娜的出场不多,但是她在这个家庭里面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这个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姐姐离世导致母亲崩溃的时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妈妈,尽管她非常想这么做,但她不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巧妙的是书上是从女孩的死亡开始揭开这一层层真相的。

读完之后我就是觉得很恐怖。一个病态的家庭!其实它也涉及到真实的.做自己还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书籍的宣扬理念中,甚至是现今社会的所谓鸡汤都在宣扬活出自我!而《无声告白》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自己还是合乎所谓规范都没有好下场:妈妈玛丽琳坚持做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儿莉迪亚一心活成妈妈希望的样子,最后竟然自杀了。

所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环境成了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也别无二致。和所有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么?我以前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有时候想想跟这个世界相处就得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趋同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趋同不代表被同化!趋同仅仅是为了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平稳地活下去。但是心底里永远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变什么或者能达成目标,但是最起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3

特别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回答好真难,于是我们一直在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是啥样的人,在社会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地位,其实00后10后他们更勇敢,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不仅是单一的为社会做贡献,在多元文化中他们更有自信, 他们的小宇宙中有各种华丽闪耀的可能性,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情。

无声的告白不再是语言,那些小心翼翼遵守父母的话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其实内心心思细腻而敏感,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师长同学失望,一直乖巧听话,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走,而一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他们会非常恐惧,如果再失去了外界支持,结果会有些糟糕。书中的小女孩莉迪亚在窒息的家庭环境中,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要实现父母无法实现的梦想,尽管她不喜欢,她一一按照母亲的吩咐,努力的想当一名医生,一直以来,她都只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守护一家人脆弱的幸福,一个不敢说出拒绝的女孩。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水里,当一直托着她不让淹没的哥哥内斯去上大学了,她最后的支持也失去的时候,她选择了沉溺,用无声的方式向父母倾述自己的内心,真相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谁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有时也会过于沉重。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想把世间最好的一切给你,无形之中我们就有了沉重的负罪感,一种道德的枷锁,而朋友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不一样的,他们有时会比我们的亲人更理解我们,那些一起度过的荒唐岁月似乎都有了镀金的色彩

今天收到好友的坦白说,说我心思敏感细腻,其实我有时候神经也很大条,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毕业即将分离前,那些温暖的拥抱,那些善意的嘱托,都值得用一辈子来回忆。毕业了,看着同学朋友们的刷屏照和视频,越看越揪心。用朋友的话说,有一条路只能往前走,那就是青春。青春纵然有些遗憾,但我们都有很认真的告别。感谢青春的那儿可爱的人儿,和你们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原本单调的生活有了缤纷的色彩,有了前行的动力,让我知道原来青春还可以这么活。原本的生活枯燥无味,而你们就像一束光,像黑夜中明亮的星光。

无论我们的青春岁月是荒唐,还是充满奋斗的色彩,那些都将成为回忆,前行的路上会带着彼此给的鼓励和勇气,这些是无坚不摧的盔甲,挡得住风吹雨打,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再担心前路的未知和迷茫,到时定会如期赴约。

最后只想真诚的说一句:有像你们这样的同学真好啊!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4

“人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此书的开篇语,这句很有哲理,说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里状态,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书中一个最大的写作背景就是“种族歧视”,由于想摆脱这种歧视,把整个家庭融入到人群中去,莉迪亚父母把全部的期望寄托在莉迪亚这个混血且漂亮的特殊的孩子身上,因而她是特殊对待的,她的哥哥与妹妹是被父母全然忽视的,这个家庭环境就是畸形的,而父母对莉迪亚的厚望与宠爱最后却成了一道催命符。

其实,莉迪亚是痛苦的,不快乐的,她孤独,不合群,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外界的影响与父母的厚望让她不堪重负,最后选择了自杀。

莉迪亚的死亡救赎了家里所有人,家里所有的人开始自省,开始坦然活着,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对亲情,对周边环境开始有了最新的诠释,也就是无声的告白。此书文笔细腻,把人物内心的挣扎描述得很清晰透彻,此书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别让孩子因对父母的爱失去了自由与自我。当真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

《无声告白》这本书的英文名是,真正是最切合每个人内心想法的。

詹姆斯,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他内心的孤独,他被别人孤立的自卑感。

玛丽琳,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她想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想要成为一个女医生的愿望

内斯,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他的愿望是想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想告诉他们自己想从事航空事业。

汉娜,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她想受到家里人的关注,她想简简单单的获得爸爸和妈妈的拥抱。

莉迪亚,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她不想当一个女医生,她不想出去和别的同学交朋友,甚至于她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反观自己,在我们从小到大长大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他人这样或那样的期待,很多都是以爱为名,但是有些时候这样的期待只是他们无法实现,而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愿望。

也许我们完全的做自己不太可能,但是也一定要努力的去探寻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努力去靠近它。

人生苦短,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