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抒情散文-回家

才智馆 人气:2.22W
经典抒情散文-回家1

回家是一种等待,回家是一种思盼;回家是一种自由,回家是一种信仰。

经典抒情散文-回家

回家是一颗种子,种在游子的心里;回家是一堆火苗,燃烧亲人的心房。

钟声在回家中敲响,太阳在回家中运行;小孩在回家中成长,父母在回家中苍老。

回家往往带着喜气,犹如在春暖花开中漫步;但回家也常常载着噩耗,宛如在狂风暴雨中淋浴。

回家大都包含忠诚,不惜千里万里,哪怕囊中羞涩;但回家有时也带着谎言,只为不再添乱,并非绝情狠心。

回家在思念中来往,回家在呼唤中升华。

沧海桑田,劳燕分飞;牛羊下括,鸡进于埘。来匆匆,去匆匆;路迢迢,马萧萧;一路清风,满脸风尘。欢心交织着泪痕,幸福包含着辛酸。

游子对亲人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要回家;妈妈对孩子说,外面风大,天气好冷,赶快回家;丈夫对妻子说,我现在还好,不要牵挂,过年回家;妻子对丈夫说,家里安好,只是想你,盼你回家;朋友对朋友说,好久不见,近况可好,回家聊聊;恋人对恋人说,再不回来,我不理你,就此拜拜。

啊,回家,原来你是多么神圣的字眼,你承载人间的历史,也开启人们的将来。你是民生的使者,你是生命的依托。

经典抒情散文-回家2

大年三十这天,终于回到家了。

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我着实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积压了无数的苦闷。在某些时间里,我会迷茫、会痛苦、会忿恨,即便在平日里显露出一副孤家寡人一辈子也无所谓的样子,可心里还是对这样的生活极其恐惧。你看,一个人生活总是免不了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作多情,时间久了似乎都开始自我分裂了。所以,当看到别人都能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羽翼渐丰时,心里满是艳羡之情。

上大学的时候,其实很不愿意给家里打电话,有时候两三周才和父母通一次电话。本以为这就是独立、是成长、是不依赖,可在毕业之后,才发觉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没有靠山,在偌大的城市中显得那么孤立无援, 即便这里灯红酒绿、这里莺歌燕舞、这里车水马龙、这里繁花似锦,可这都不属于我。我就像抓娃娃机里的毛绒玩具一样,被埋在一堆陌生玩具的底下,孤独地等待着被拯救的瞬间,可就算最终走出那囹圄,也逃不过被玩弄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远方的玩具制造商还惦念着我。如果没有他们,恐怕某天自己暴毙也无人知晓、无人祭奠。这让我极度渴望回家,经常产生离开那些魑魅魍魉横行的鬼地方,不顾一切地冲回家里的想法。

我突然想起中学时一次离家出走的经历。那时候,我还是个非常叛逆的孩子,和父母的矛盾不断,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逼着父母动用鸡毛掸子。初三那年,在一次争吵过后,我尝试离家出走。偷偷拿着100多块钱溜出家门后,我如释重负,终于摆脱了桎梏,心中只管盘算着该怎样面对“新生活”。在无所事事了一个下午之后,我惊恐地发现自己根本无处可去,无人可找。在网吧厮混了一个晚上之后,疲惫不堪的自己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脑中闪过的全部都是父母的样貌。随后,我终于忍耐不住,哭着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恳求他的原谅。而他语气平淡地说:“玩够了就回来吧”。那一瞬间才明白,家就是最能够容忍你的地方,哪怕失足坠下深渊,只要回头,就有一只孔武有力的臂膀拉你上岸。

那一天,我几乎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了几公里,只为能早点回家。在今年回家之前,我的心情和那时候几乎一模一样。

说实话,在做出独自闯荡的抉择之前,我挣扎再三。如果留在兰州的话,虽然父母并不能提供任何工作上的帮助,但自己的生活还是可以悠然自得,吃喝不愁。执拗着要闯四方,就必定要忍受苦痛,并且苟延残喘。最终让我下定决心不再久留家乡的原因是:我害怕那些温暖让自己成为最终被烫死的青蛙。我要走,走得越远越好,最好能把自己逼上绝境,然后枯木逢春。

现在即是这般处境。我听得懂昆明方言,天天吃米线,也被毒辣的阳光炙烤得黑了三圈,看起来就像是个昆明小伙一样。可在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中,我却丝毫没有归属感,只要一张嘴,就会被人听出来是个外乡人。没错,我就是一个外乡人,而且和几年前相比,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为了把那些狼奔豕突且道貌岸然的家伙打得屁滚尿流的理想而坚守的外乡人,反倒成为了一个为了生计,卑躬屈膝、蝇营狗苟的外乡人。

我只得不断地宽慰自己,就算这生活虐我千百遍,也一定要强颜欢笑,毕竟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一定不能后悔。

不过话说回来,在家这几天其实挺失望的。见到朋友后,我都会不断重复着同一句话:“兰州怎么都没什么变化呢?”和十年前一样,这里的马路依旧不够宽敞且脏兮兮的,就像是被脏拖把拖过一样满是污泥;街边的楼房还是那么破旧,一点都没有大都市的气息;熟悉的巷道中飘着熟悉的牛肉面味,羊肉串果然还是年轻小伙的最爱;就连院子里那棵老树上的牌子也没更换,还是那么醒目地标注着:二球悬铃木。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被时间套上了枷锁,与我记忆中的模样毫不偏差。因为我厌烦这样一成不变的家乡,也看够了这里荒芜的景色,所以我才会坚定要逃离的想法。虽然我的确很喜欢家,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但矛盾的是,这才回来几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去当个外乡人。

经典抒情散文-回家3

我加快了脚步

又放慢了脚步

临近故乡

我的心情不同往常

我把抚岸边的柳丝

身影曲折在水里

我和流水相对望

水眼两汪汪

我看见炊烟了

常令我魂萦梦牵

在异乡独居

它是我最割舍不掉的亲戚

是雾吗

浸蕴我心里

我的眼眶真的湿润了

这时飞过家燕三三两两

是曾在家精心呵护的那只吗

恐怕又不是

离家已经整整三年了

它是否还像我一样深深恋着她

路两旁是一望无垠的碧绿庄稼

它们淳朴一如乡邻顽强茁壮

即使贫瘠从不嫌弃

而我却因鄙视而离开了她

故乡啊

我对不住你!

自家地头爹悉心栽培的那几株白杨

唔那么粗了

那背着书包散学回家的不是侄儿阿毛吗

哦也那么高了

有点点白花杂树间

洋槐花开了

黑云在幕天斜坠

眼渐渐暗了下来

我听见熟悉的喊牲口声

脚差一点踩着晚归的`暮鸭

故乡啊

您在我眼中一点未变!

该如何与芳邻打招呼

该如何跟妈妈说

该如何说呢

难道要如实回答

我在外边呆不下去

才不得不又回到

咱贫寒的家!

经典抒情散文-回家4

生活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似一辆不知疲倦的车子载着我不停向前奔波。许久没有闲情观赏沿途的风景,偶尔累了,也仅是斜靠在窗子上,微闭双眼,任思绪经历一段小小的旅程。

不知何时窗外已经飘起了杨柳千丝万缕的绿丝绦,在清风中摇曳着柔软的身骨,婀娜娇媚得使人流连忘返。杨柳轻抚水面,喃喃地低声细语,唤醒了沉睡中的小鱼。带着蓬勃的朝气,它们快乐地在水中雀跃,阳光如金子般撒了下来,亮闪闪地照在它们可爱的身躯上,水面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怔住了岸边的我,仿佛脑海中也荡漾开了层层涟漪……

原来春天早已悄悄来到,而我还在痴痴守侯着。柳树已经换了绿装,我却全然不知。是心变得粗糙了,还是时间流逝得太匆匆?光阴似水,将来成为现在,现在成为过去,永流不息。

两个月没参加慈济读书会,听说和鸣园内温暖的小家已经换了地方。这次摸索着来到新搬迁的家,尽管周遭的一切都很陌生,但熟悉的笑脸,温暖依旧。一走进去,就有一种亲切,静谧的感觉。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喧嚣,刚才的心境有多烦扰,如今一切都回归了平静。

空气中尽是祥和的味道。几张摆放整齐的桌子,一率铺着藏青色的桌布,感觉质地不错,柔软地垂着,几乎碰到地面。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桌上放着的仍旧是那本熟悉的书--《慧心净语》,它似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又似一汩清泉洗涤我们内心的尘埃,让我们的心越发变得柔软,澄清,明亮。能够抵挡这个浮躁社会的诱惑,不被各种各样的欲望困顿双脚,从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有人说,这样的地方会使人变得清心寡欲,一如一个整天吃斋的女子,一脸肃然,整个人宁静得似一面冰冷的镜子,太寡味,不惹人喜欢。

年轻人就应该有年轻人的活力,灿烂奔放才魅力四射。修炼成一个淡淡的女子,无声无息地绽放,没人会来观望,只能孤芳自赏。可我喜欢这样的安静,这种纯净,神圣的气息,宛如一片幽香飘浮,令我陶醉。

与以往的读书会相比,今年的形式更为丰富。除了读书,谈心得体会,还播放了感人的动画片,教授了手语歌曲。短短15分钟的影片,刚播放不久,泪水就不听使唤地淌了下来,如一条涔涔小溪,汩汩地向外流淌。

《父与子》的故事,并不陌生,但真正用心聆听,领悟还是首次。父亲用宽大的手掌携起儿子稚嫩的双手,一点一滴地教给他知识,教会他成长。堤岸还是那条堤岸,来来回回地走了无数次。

从春天走到冬天,从青年走到暮年。父亲,一天天地老去,皱纹一条条增多,身躯日渐佝偻。长长的堤岸,对他来说,越来越遥远了,当他驻着拐杖,弯着脊背站立风中,茫然注视远方,等待儿子的归来时,那样的场景,着实让人心酸。

孩子,永远是父母内心最大的牵挂,而我们面对日趋老去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又有多少呢?就如影片中的儿子,小的时候整天缠在父亲身边,长大成人后就很少再回来探望。往家里寄的信,父亲无力去取,塞满了整个邮箱。而远方的儿子却还以为自己对父亲的关心一如既往地满溢着,殊不知真正满溢的,只是那个破旧的邮箱。好好地爱我们的父母吧,因为他们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感恩,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对待。

仿佛一树幽然绽放的玉兰花,泛着淡淡的清香,让我顿生出千般寸肠绕指柔,只为隐隐约约使我宁静的喜悦。慈济这个温暖安静的家,我会常回来看看。

经典抒情散文-回家5

(一)来时的路

列车,在黑夜里穿行,带我去向回家的方向。

火车,鸣着笛声,带着两束刺眼的亮光,呼啸而来,缓缓停下,站台的灯不亮,上车的人不多。不年不节的,人们老老实实呆在安身立命的地方,没有事,都是不情愿出走的。人,是有天生的扎根性的,背井离乡,到处游走,不是迫不得已,就是没有安定感,没有归属感。这一次我是后者吧,呆了二十年的城市,竟然也不能给我家乡的感觉,扑奔的那个小城,只容纳我三年的中学生活,却常在梦里萦绕,只因老爸老妈住在那里,便熟悉那里的街道,那里的商场,那里的前楼后院,叔叔大爷们。我知道,明天一早,大姨婶子们就知道老李家老二回来了。这是老爸老妈不愿离开的理由吧。

这列车,载着形形色色人等,我用陌生打量别人,别人也用客气看着我。没有什么人说话。夜车,穿行在黑暗里;人们,沉默在列车上。

我听到有人小声说话。旁边一对女子穿着长衫长裙,走路裙动衣香,似带着仙气。聊着服装买卖的行情。若是进货,是去哈尔滨吧?东三省,哈尔滨临着俄罗斯,还是时髦现代一些。

邻座的一对男女,初识热络地聊着。说着现在的日子好了,吃穿都讲究了。想当年父母闯关东来到东北,我们衣衫褴缕,跟个小乞丐似的。跟李幼斌演的《闯关东》一样。说着在沈阳的家有两套房子,是借了政府动迁的光。说着现在的小年轻一个个都老实,上车就是低头玩手机。说着东北的汉子都虎和南方人的秀气。说着说着,三人的长座空了,也躺下歇息了。

列车员体型微胖,一直不停地忙碌。收拾桌上的垃圾,扫地,整理行李架。脸上淌着汗水,不见脸上有笑容,也不见有怨气。夜班的工作磨练着他。看不出他对工作多么热爱,却也不是厌烦。于他,也是工作习惯了。夜班是辛苦的,我也上过夜班,体会过夜班的苦。那时年轻,还好会很快恢复精神。如今,就是熬夜一两回,要好几天能缓过来。

这回也困也累,却不想睡。靠着玻璃窗的座位,让我对着窗外的黑夜思绪万千。

上车的时候,天就是黑的了。灯光成了大地的语言。昌图是个县城,车站灯光通亮。站前“同济医院”的红色灯箱牌很是明亮。眼睛一眨,我看成了“国际医院”,嘿,是我眼睛花了,是我愿望太过美好。昌图是辽宁最北端了,出了昌图就出了辽宁界,进了吉林界。莫名的亲切,毕竟档案里籍贯栏填了多年的吉林松原。这是人生存的印记,不能改变的。就算吉林经济发展不如辽宁,不如黑龙江,却是我最牵念的地方。车的行进,穿行在暗夜。北方的大地开始沉睡。不管春天播种下的种子是否在发芽,不管明天的能否下场透雨,睡了,就是了。只有今天睡好了,明天才更有希望。车过的村庄一个又一个,有隐约的灯光,北方的村庄是早睡的。从前是,现在也是。无论世界多么飞快地发展,留给北方农村的也只是背影,人们依然不紧不慢地生活着,赵本山的破帽子还有人戴,在集市上,在自家的墙根边,在渴盼看天收成的田地里。帽子还是歪着,裤腿还是瘪瞎瞎的。不知道老赵红了这许多年,跟这个土得掉渣的帽子有没有关系,但这个朴实厚道的农村娃子在央视春晚娱乐了大家很多年。

人们不会忘记!

村庄睡了,城市却向来是晚睡的。车过四平,东北最大的铁路枢纽。相比却不如昌途的灯光更亮,售货亭的小房子油漆斑驳,在黄色的灯光里显得极不景气。出站不远,“金士百啤酒”的大楼却看上去灯火辉煌,这灯光便是最好的广告,各色霓虹闪烁,是不是就可以更吸金?喝过金士百啤酒,大瓶的,量足,劲大。可媲美铁岭的简岛吧。是东北人的口味。哪个汉子不能查瓶整上几个?小意思!就连北方女人也不示弱,吹个把瓶也不是事儿。

过了四平,又是大片田地和散落的村庄,北方的大平原,没有山峦,没有沟谷,养育了北方汉子和北方女子坦荡荡的豪爽性格。

省会长春,是刚重建不久的新火车站。对于拆除旧的那个尚还结实的当年日本建的老火车站,有人惋惜建筑尚还坚固,有人快意拆除日本的建筑,鼓吹我们自己的重建。拥与贬都是微弱的,终是重建了。只要建一个更加经久耐用的新站,人们很快会喜欢新的东西。只愿它别随了大流,成了豆腐渣,让后来的人们更加怀念旧站就好。

再往北,过了农安,就是松原了。离松原五十里有一个小镇——王府镇,从没考察过它住过哪个王爷。快车在这个小站并不停。念它是因为镇下的王府乡牧羊场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有我长大的童年,有我得过很多奖状的小学生活。有我挖菜养大的鸡鸭猪狗。有我常常念想的故乡的老屋。再没回乡看过它们,也不知它们现在的模样。不敢走近,我怕老屋没变,我变了。而我没有变得更好。

“老妹儿,住店不?”“不,我到家了。”“那老妹儿,打车不?送你回家。”我喜欢这样的对话。若放在他处,这是我极厌烦的,会面无表情,绕道而过。而这是到家了,心里踏实极了,这对话就全然变成了欣喜。我知道,前面就有这样热情的家乡的“哥们儿”在接我。

回乡的列车,一夜未睡。后天是老爸和姐姐的生日,俩人同一天过生日,我总觉得很是为他们幸福。这些时日老爸身体不太好,心里甚是惦记,才放下上学的孩子,踏上回乡的列车。

车窗外漆黑一片,夜深了,黑夜,淹没了美好,连带很多丑恶。硬座车厢里,昏昏欲睡和昏昏已睡的人们,甚或有鼾声传出。睡着的时候,世界是安宁的,没有了你贵我贱,没有了奸傻馋滑,黑夜,有了一时的平等和安宁。车窗上有我的影子,我的影子也同样面无表情,也不管我内心的心潮澎湃。我说了这么多,它也无动于衷。离乡久了,总觉得没有锦衣,没有金冠,对家乡有愧,对父母有愧。可是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他们总是会等我在家门口。

(二)回

回,两个口,像两扇门,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去,称为回,大抵是说从一个漂泊的地方回到安定的地方。在外工作生活二十年,头几年,盼着攒着几天假期就回老爸老妈的家呆上几天,享受做小女儿的娇气依赖。终于在异地成家,生育孩子,渐渐地是过年或过节才拖家带口都在妈家热闹几天,再举家回来。再后来,孩子课业紧张,偶尔赶上父母生日,就一个人回,住不上三两天,就得往回走,重心似乎是自己的小家了,总有事放不下。回,从这里到那里,似乎变成了从那里到这里。而这变化似乎是无意的,是人生的一条必经之路,有些人,有些事,有些路,不断地变化着,常常是回不去的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过于小我,心无挂碍时才会笑看云卷云舒,才会忧国事民事,才会让思想脱缰奔跑,任性地跑马占地。而小家的门窗经了风雨时,就会立马关城,绕着父母小儿转,父母不要病,小儿不要闹,而几时能够安心,能够自我,似乎难以脱离俗物。“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终于理解体会这凡人之苦。平凡之路是难以回归的,磨平从前的冲动和棱角,接受现有的不足和缺陷,安于平常,平淡的生活,需要比奋斗向前更大的勇气。

从爸妈家回来,一个人的行程,卧铺车厢里,轻轻的音乐缭绕,车厢内,宽敞明亮,如果说硬座车厢是菜市场,那卧铺里堪比咖啡馆了。却无心赏乐,无心小资,妈妈塞在包里的瓜子和果冻也没拿出来。呆坐窗前,正是傍晚的黄昏时分,望夕阳西下,辽阔的松嫩平原在一场雨后生机勃发,横竖耕耘的田地还裸露着土壤大地的广袤,纵横的垄沟勾画着田间几何的美感。雨后,大地吸饱了雨水,似乎露着吃饱喝得的满足,甚至垄沟里还存了雨水,足够苗禾萌发,茁长成长。农人们歇了,偶过的小村炊烟袅袅。这一场透雨,农人们也可以安睡了,梦里一定也会有个安稳的笑。路旁的丁香开得正好,视线里留下一闪而过的淡紫色,封闭的车厢里,闻不到花香,雨后天晴的落霞满天,云朵在天空作画,本想直接铺被睡上一觉,直奔终点好了。可还是被晚霞吸引。用手机拍了不少晚霞的五彩斑斓。望天常是旅途最好的消遣。默默注视窗外,跟远去的夕阳说了很多话,许多心事说给云听,云朵便一会晴朗,一会儿阴郁,给本就飘忽不定的我,一个更加飘忽不定的心情。

想起两天前来时对土地,对人情的忧思,欣喜自己也有那样的纯情简单豪情万丈,如今被家事牵绊,忧思忡忡。感慨这个年龄不得不承受的老小肩责,心有所缚。老爸身体情况令人担忧,这几天看上去很好,但妈妈描述的发病症状实在让人放心不下。而妈妈也初次经历老爸的发病,竟然为了不打扰麻烦儿女,独自带着老爸去长春看病。总是担心他们出门,这坐车打车,挂号看病也都摸索着看完了。心疼之余,也责怪自己的疏忽。老爸神情都好,而老妈却见瘦了,可见她承受了更多的思想负担。我知道,老爸老妈感情极好,谁也不敢想象先失去对方的生活。跟他们聊天,陪伴两天,让他们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

全社会都在宣传孝道,宣传细节细致到要每周跟父母沟通一次,要每月去看望父母一次,要在节日父母生日给父母送礼物等等。不用规定,如果能在一起,我是希望时刻陪伴她们的,而,即便有这多规定,我能做到多少呢?不说工作时间,工作之余,早起照顾孩子上学,晚上陪伴孩子学习,想给自己点时间都难。我们渴盼的自由呢?似乎遥遥无期。

人生总有许多无奈,可是红尘烟雨,谁人躲得过!不再妄谈理想,却会咬牙负重前行。不再喊苦叫累,却都苦苦挣扎。不再贪嗔怨念,却都抿紧嘴巴在沉默里迸出希望。

终是回不到最初,却常念初心,在江湖的一岸,采菊东篱,手搭凉棚,望得见南山的云。终是染了尘世的恶习,心怀戚戚,不能自已。终是心有所缚,渴盼着光明会破茧成蝶。

回,是两扇门,只是中间回廊似的迂回,走了太遥远的路。

TAGS:抒情散文